垃圾,尤其是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的電子垃圾,已經成為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根據聯合國大學發布的《2014年全球電子垃圾監控》,2014年全球共產生4180萬噸電子垃圾,其中,中國產生600萬噸,占比14.3%,體量不容小覷。
以手機為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為5.6億部。業界預測未來幾年中國每年更新的手機數量可能會達到4億至5億部,而此前廢舊手機的沉積量就已達到10億部左右。這些被棄之不用的產品給環境帶來了巨大隱患。
很快,中國電子產品行業將面臨新的環保制度壓力。根據國務院發布的生產者責任延伸(EPR)制度推行方案,發改委、環保部等政府部門需在2017年底前提出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工作方案。國務院同時提出,到2025年,中國將基本完善重點品種的EPR制度,產品生態設計“取得重大進展”,至少一半的廢棄產品得到規范回收與循環利用。
生產者將負擔哪些責任
新的EPR制度定義了四項生產者的環境責任,分別是開展生態設計、使用再生原料、規范回收利用和加強信息公開。前兩項試圖從源頭減少產品環境足跡,后兩項則試圖讓生產者承擔起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追溯和回收責任。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教授童昕長期以來關注EPR制度,她告訴中外對話,廢物管理一直都不是環保部一家之責,主要問題是九龍治水,條塊分割矛盾比較突出。新的制度“定了調子”:全鏈條都要負起責任,而生產者又是這個鏈條的關鍵。
首批將推行EPR的重點產品為四類,分別是電器電子產品、汽車、鉛酸蓄電池和飲料包裝。
對這些行業而言,實行EPR必然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對此,聯合國環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教授杜歡政認為,成本的確是生產者關心的重要問題,但是名義上是生產者責任,其實最終會通過產品價格的上漲,轉嫁到消費者頭上,這一點在選擇試點行業的時候就已經列入考慮。
以家電行業為例,其產業集聚度高,大企業占市場份額的八到九成,在這樣的行業中,生產者如果將環境成本內化到生產過程中,其導致的成本上升是全行業性的。這意味著如果上升的成本難以在盈利空間內被消化,那么產品的價格會以整個行業的維度上漲,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中國電器電子產品居民保有量(萬臺)
來源: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2015》
2006至2015年電器電子產品理論報廢量(萬臺)
來源: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2015》
EPR制度新在哪里?
新的EPR制度試圖完善中國現有的廢棄電子產品回收利用制度。此前,中國于2008年頒布《循環經濟促進法》,提出了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以及生產者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環境足跡負責的原則,但并未提出可操作性的管理規章。
2009年,中國推出具有操作性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其中包括廢棄電子電器產品的目錄制度、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制度、處理企業資格許可制度等一系列沿用至今的制度。但這一條例只局限在回收處置環節的規范化,并不嘗試倒逼生產設計環節的改善。
新的EPR制度是首次在操作層面,從原料選擇、產品設計到回收處理,將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足跡的控制納入實際操作規程中。
此外,EPR制度還希望探索新的促進電子垃圾正規回收的方式。例如,該制度首次提出建立依托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電子產品回收機制,以方便消費者更多地使用正規渠道,而非隨意丟棄或賣給非正規廢品回收者。
將市場機制和垃圾回收的公共事業有效結合、形成符合消費者習慣的新的回收渠道,是EPR制度開啟的改革方向。
事實上,已經有一批電子垃圾回收網絡平臺在探索正規而市場化的新模式,例如香蕉皮、阿拉環保網、回收哥、咸魚、愛回收等。
EPR制度與非正式回收大軍
政府之所以要想方設法促進正規回收處理的普及,是因為目前中國大部分電子垃圾繞過了正規渠道,流入無資質的回收者和處理商手中。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的調研,2015年,非正規渠道回收了86%的廢棄電子產品。
政府對于電子廢棄物處理企業有著嚴格的資格許可和總量控制,目前拿到環保部處理資格許可的企業僅有109家。多位專家告訴中外對話,由于大量廢棄產品被不規范的小工廠、小攤販收去,正規處理企業根本“吃不飽”,設備大比例空轉。
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智庫)節能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李博洋告訴中外對話,有資質的處理企業需要建設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的生產線,采用合規的技術和設備對廢棄物進行拆解、處置、利用等,而且需要對員工實施基本的勞動保護,一條生產線就好幾千萬,在與個體游商的成本競爭中完全不占優勢。
盡管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對正規處理廠家予以補貼,但按季度發放的補貼在實際操作中有相當程度的拖欠,甚至有拖欠一年以上的情況。
李博洋坦言,非正規渠道不可控且難以監管,所以政府希望把廢棄產品盡量拉到正規渠道來。
但個體拾荒者也對城市環境的維持起著重要的作用。EPR制度只能觸及正規的生產和回收企業,忽略了這個群體。
非正式回收和處理一方面導致低價值零部件的隨意丟棄,產生二次污染,加重環境負擔。另一方面,在失業保險、勞動安全和健康方面,非正規回收業者不受法律保護,屬于不受制度照拂的弱勢群體。事實上,對這些必要環節的省略正是這一灰色產業鏈的競爭優勢所在。
童昕表示,正規和非正規回收處理之間的關系,是目前政策面臨的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如果不控制拾荒的部分,體系建了也是白建,根本收不到廢棄物。但她又強調,簡單的剝奪拾荒者的飯碗是否可行,仍然是一個復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