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制造業真相探尋中國制造的應對之策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一直在各種場合多次聲稱要重振美國的制造業。2016年12月21日又宣布組建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按照特朗普過渡團隊的說法,此舉“顯示了當選總統振興美國制造業,讓每名美國人都有機會獲得體面工作和體面工資的決心。”那么,美國制造業的真實情況到底如何?我國制造業又該如何面對?
當前,美國制造業的真實情況是:金融危機后制造業在緩慢復蘇,制造業部門擁有最高的乘數效應,制造業部門生產率一直在提升,制造業部門研發投入持續增長,制造業部門工人總數不斷增加,制造業部門外國直接投資(FDI)實現十年翻倍。
中國制造業的主要問題
創新研發能力較弱。首先,湯森路透發布的2015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沒有一家我國企業。其次,我國制造業500強2012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平均比例僅達到1.87%,2013年我國規模以上制造業研發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僅為0.85%。再次,我國制造業研發投入強度為1.1,而美國為4.0,日本為3.4,德國為2.3。最后,我國高技術產業研發經費占制造業研發經費的比重為26.3%,低于美國的73.3%,日本的41.2%,德國的34.3%。
投入產出效率較低。2012年我國制造業勞動生產率為15.2萬美元,而同期美國為37.0萬美元、日本為30.5萬美元、德國為30.4萬美元。
產品質量水平不高。首先,2013年全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為83.14,近年來增速一直在下降。其次,2013年中國制造業的質量水平得分為85.55,較2012年下降0.77,而質量管理水平、質量監督與檢驗水平分別下降了2.62和1.52。再次,我國主導制定的質量國際標準占比不到0.5%,且標準更新速度緩慢。最后,我國企業中還普遍存在管理體系運行質量不高以及質量管理方法應用效果不理想等問題。
世界品牌數量較少。一方面,從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編制的2015年《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來看,美國有228個,英國有44個,法國有42個,日本有37個,中國有31個品牌入選,但是算上能源企業品牌在內,和制造業相關的只有聯想、海爾、華為、長虹等幾家,數量明顯偏少。另一方面,從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每年公布的《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來看,我國直到2014年才有華為1家企業首次入選全球100強。
從四方面提高我國制造業水平
以創新作為發展驅動力。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國制造2025》等文件精神,將創新視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技術基點。繼續實施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以及工業產品質量提升行動計劃,優選一批零部件生產企業,開展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試驗和制造,使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適用性等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提升制造業質量。首先,提高企業質量跟蹤及監測能力,實現包括需求收集、概念確定、產品設計、產品上市和產品市場生命周期在內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其次,開展質量管理培訓和輔導,對包括人員、設備、物料、方法、環境和信息等在內的各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檢測。最后,組織領先示范企業評選活動,引導和激勵企業提高質量。
營造制造業監管生態圈。首先,建立和完善質量標準體系、質量認證體系、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安全預警和快速反應體系,形成貫穿產品設計研制、生產、檢驗、銷售、交付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其次,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建立質量失信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加大對質量違法和假冒品牌行為的打擊和懲處力度。最后,支持第三方機構參與質量監管,實行產品質檢結果和品牌評價的互認互保。
打造中國制造世界品牌。首先,完善品牌評價相關國家標準,制定操作規范;參與品牌評價相關國際標準制定,推動建立全球統一的品牌評價體系。其次,支持建立品牌建設第三方機構,提供設計、營銷、咨詢等方面的專業服務。再次,按照從產品到產業的發展思路,建立優勢品牌評選機制。最后,支持各類國內外媒體對中國制造品牌進行宣傳推廣,定期在國內外重要市場舉辦中國制造品牌展覽會和推介會。
應聘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