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老工業基地如何實現轉型
責任編輯:gdmachine人氣:2359發表時間:2016-11-16 07:47:47
作為德國最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魯爾區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探索轉型之路。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魯爾區從一個高爐林立的煤鋼工業基地,蛻變成一個集電子信息、新式能源、生物醫療、文化教育、休閑創意和旅游服務等于一體的歐洲大都會。當前,魯爾區的轉型仍在進行中??v觀德國魯爾區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史,管根本、管長遠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產業轉型增動力
1968年,在北威州政府制定的《魯爾發展綱要》推動下,煤鋼傳統產業內部進行技術改造和“關停并轉”,為魯爾區產業轉型創造了有利條件。魯爾區第一次產業轉型,依托煤鋼資源優勢,延長拉伸產業鏈條,形成了化學化工、機械制造等主要新興工業部門。同時,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在1979年《魯爾行動計劃》帶動下,實施一定的投資補貼政策,引進了一批電子信息、環保、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企業。第二次轉型始于1989年。北威州政府啟動埃姆舍公園國際建筑展計劃,注重生態環境修復和歷史文化保護。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魯爾區形成了以服務和文化為主導的多元化產業門類。目前,在魯爾區220萬的就業大軍中,從事服務部門的人員比例高達70%。在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四大專業領域中,醫療管理、物流業就業人數大約分別為23萬、16萬,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領域約為8萬人,化學領域僅為2.5萬人?;ㄍ晟浦盍?/span>
在產業轉型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拓展擴建交通運輸,建立完善的立體交通體系。早在1968—1973年的魯爾區交通規劃中,就明確提出對以前的交通線路進行技術改造。通過加強水路聯運,修建新的高架鐵路和高速公路,引進新型列車,建立區內快車線,增強區內邊遠地區與中心城市之間以及它們內部之間的相互聯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魯爾區建成了歐洲最稠密的交通網,擁有1萬多公里的鐵路線,600公里的高速公路,3300公里的鄉村公路,270公里的水運內航道和繁忙的航空運輸線,大大方便了人們出行、投資設廠和商貿往來。二是不斷更新能源設施,光伏發電、綠色建筑逐步成為主流。1998年10月,德國政府提出了10萬屋頂計劃,對屋頂太陽能發電給予較高的補貼,推動了太陽能發電系統在魯爾區的規?;瘧?。三是建立起便利快捷、高效運行的現代通訊和物流設施。受益于德國實施的《21世紀德國信息社會》(1999)、《德國高技術戰略》(2006、2010)、《工業4.0戰略》(2013)以及《德國數字化戰略2025》(2016)等國家政策,魯爾區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互聯網、物聯網基礎設施,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平涛幕L智力
區域轉型,最根本的是要實現人的轉型,實現知識、技能和文化的轉型。從1962年第一所大學——波鴻魯爾大學建立開始,魯爾區陸續建設了20多所應用科學類大學,設置了500個專業課程,魯爾區成為了世界上最密集的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充足的經費是魯爾區教育繁榮的保障?!兜聡?020高技術戰略》提出,2015年社會總支出中教育和研究的比例增加至GDP的10%,這一目標在魯爾地區基本實現。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達到3%,其中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投入1/3,帶動經濟界投入2/3。為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魯爾區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從多特蒙德經過波鴻、安森、哈根直到杜伊斯堡建立起一條貫穿魯爾全區的技術轉化之路。成立專門的“魯爾區風險資本基金會”和專業的新技術服務公司,為新技術應用提供資金、咨詢服務。在文化上,尊重歷史、敬重歷史,將工業遺址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形成了3500多所工業遺址、200座博物館、120個劇場、100多個文化中心和音樂廳。2010年,艾森被指定為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生態修復聚潛力
生態轉型是區域轉型的必然選擇,是吸引人才的天然磁石。針對1962年魯爾工業區霧霾事件,1964年北威州頒布了《霧霾法令》。在聯邦政府層面,頒布《聯邦污染防治法》(1974),締結《關于遠距離跨境大氣污染的日內瓦條約》(1979),簽署《哥德堡協議》(1999)。從2005年1月1日起,德國實行統一的歐盟排放標準。如今,環境氣候保護成為魯爾區轉型之路的一大亮點。魯爾城市群2022年的發展目標,變成了以氣候、變化、城市為主題。針對河道污染,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統和污染凈化系統。針對報廢的礦井,進行修整。針對污染嚴重的土地,由州政府出面設立土地基金,購買、修復、轉讓給投資者。在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的同時,實施營造綠色空間計劃。1989年實施的為期十年的《埃姆舍公園國際建筑展計劃》,涉及植被保護和綠色景觀打造、埃姆舍河污水收集網生態改造、花園式工廠轉型、工業遺存建筑保留與改造等六大主題。這一計劃投資總額高達40億馬克,除了本地政府提供了公共投資外,還接受了歐盟的公共性資金,吸引了1/3的私人投資。社會保障匯合力
社會保障是市場經濟運行的緩沖器,也是區域轉型的減壓閥。完善的社會保障,在區域穩定有序轉型中,發揮著定海神針的作用,不僅能夠承接轉型帶來的摩擦與震蕩,還能夠轉化為積極推動轉型發展的合力。社會保險是德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領域,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事故保險、失業保險和護理保險五大類別。健全的保險制度,保證了魯爾區煤礦工人及其后代良好的生活和充分的教育。面對轉型帶來的失業,聯邦政府支付法定的失業保險金、失業救濟金、職業培訓補助金等,從經濟上盡可能的把失業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并最大限度地促進再就業。為了增加新就業崗位,州政府吸引企業向魯爾區煤礦集中的北區投資建廠,曾提供相當于其投資總額10%的就業贈款。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推行職業教育、在職培訓,盡可能吸納就業人員。直到今天,多特蒙德市的手工制造依然比較興旺,吸納了不少勞動力。2016年4—7月,魯爾區所在的北威州失業率已下降至8%以下,盡管仍然高于德國的平均水平,但相對于過去的兩位數字來說,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